据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刘丽)是人们不负责任?是有的人别有用心?还是苍天捉弄?她专科毕业后才知道自己在两年前就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学府。可是,录取通知书却一直没有到达杨晓俊的手里。杨晓俊在灰心失望之后含泪绝望地离开父母外出打工。父亲说:我就是卖血,少活10年,也要把这件事弄得水落石出,为女儿讨一个说法。
“天寒地冻的,晓俊,你一个人跑到东北,一个月了也不给家里写信,让我们好担心啊!孩子,你说要打工挣钱,可出去工作就真的好找吗?我们知道你心里难受,气不过,你可千万别做傻事。现在爸爸正拼上老命给你寻找内师大本科录取通知书的下落,为你讨个说法。孩子,你回来吧!……”
寒风瑟瑟之中,一位父亲对着远方向爱女发出了血和泪呼唤。
如果不是意外,此时此刻,杨晓俊,这个正值青春年少的鄂尔多斯姑娘正坐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自治区重点高校的艺术殿堂里,用七彩的画笔描绘自己美好的未来:毕业后去北京、上海工作……。然而此刻,由于一些人的不负责任或者是别有用心,她的人生被彻底改变了,专科毕业的她连一名美术老师都当不成。2年专科花了家里3万多元,而现在都找不到工作,不能为父母分忧解难。
“2年了,我的内师大国艺本科的录取通知书哪里去了?”年仅21周岁的杨晓俊哭天喊地,四处打听,可没有一个人给她一个交待。而内师大2000年新生录取名单上却明明白白写着“杨晓俊”三个字。
【专科毕业方知两年前考上本科】
杨晓俊的家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旗四村乡五龙常村吉五营子社,那是鄂尔多斯高原沙漠深处的一个小村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杨晓俊的父母是面朝黄沙背朝天的地地道道的农民。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晓俊小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从村里考上达旗三中,上初中后,她突然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画笔时刻带到身上,看到什么画什么。在父母看来,描描画画是“不务正业”,钻研语、数才是真正的出路。晓俊背着父母悄悄学起了画画,假期住在学校画画而给父母捎信说“补习文化课”。她把父母给她买衣服的钱和零花钱都用来买了颜料和纸张,她不讲吃穿,只想一心画画。1997年,晓俊考到达旗七中上高中,开始跟着美术老师王世荣专业学习绘画。
2000年高中应届毕业参加高考,晓俊报的第一志愿是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本科),第二志愿是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专科)。参加完高考后的第二天,晓俊就出去打工摘枸杞挣钱。8月初,她收到了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的专科录取通知书。晓俊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吉林长春报到,开始了两年的大学生活。
今年5月中旬,专科毕业的杨晓俊为了节省实习费用,在学校的同意下决定回家乡母校达旗七中实习。5月25日上午,刚刚回家的杨晓俊就来到达旗七中,找到班主任王老师。王老师奇怪地问她:
“杨晓俊,你咋回来了?”
“我专科毕业了,回来实习。”
“你咋放下区内的内师大本科不念,跑到区外念了专科?”
“我考上内师大本科了?”
“我看了好几遍,就是你的内师大本科通知书。”
一脸惊讶的杨晓俊这时又看见了美术专业老师王世荣和音乐老师陈志。两位老师也不解地问她为什么不上本科而是上了专科,他们也都肯定地说曾经亲眼看见了她的内师大本科录取通知书。
三位老师都说看见了她的内师大本科通知书这不会有错。杨晓俊听到这个消息后脑子一片空白,她不敢面对这沉重的打击,既然自己考上了本科,那么为什么两年自己一直蒙在鼓里,为什么自己没收到通知书?通知书哪里去了?
【艰难的查找,惊喜之后是失望】
一路恍惚,杨晓俊中午回到家里,一脸煞白,她爬在炕上放声大哭告诉妈妈事实真相,妈妈说可能老师记错了,下午再去问问。下午,杨晓俊又找到班主任王老师,班主任说:“杨晓俊,我咋能记错了,明明是你的,咱们3班美术的就你一个,我咋能记错了?录取通知书后来给了教导主任邬老师。”
杨晓俊找到教导主任邬树清,邬老师说:“学校没收到呀!王老师记错了。”
回到家后的杨晓俊放声大哭,在姨姨家的炕上整整大睡了3天,不吃不喝不说话,眼睛深陷,脸色惨白。
杨晓俊只身跑到呼市,想查查自己究竟考上没有,是老师记错了,还是学校的确没收到。几经努力,杨晓俊终于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档案科“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名册”上发现,伊盟(现鄂尔多斯市)达旗考生杨晓俊,考生号00152722132081,以总分264分的成绩被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录取,属非定向本科正式录取学生。杨晓俊一阵惊喜,喜的是自己十年寒窗的辛苦终于被正式承认了,可惊喜之后又阵阵悲哀,自己本来应该在这里堂堂正正、名正言顺接受教育,而此时由于没有接到录取通知书被拒之门外,心爱的学校上不成。21岁的杨晓俊无法面对这一切。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高考大学录取通知书必须有专人负责邮寄,邮寄的形式采用双挂号,直接由录取高校向考生所在学校寄发录取通知书。杨晓俊既然是正式被录取的,那么她的通知书一定是由当地邮局投递给达旗七中的,在当地邮局一定能找到2年前的投递证明。心急如焚的杨晓俊母女4人找到达旗邮电局,满怀希望能得到一份证明。白局长得知此事后非常同情,立即派8名工作人员翻出2000年高考期间的所有凭证,花费一上午的时间认真查看每一张票据,其他考生的通知书凭证都找到了,惟有杨晓俊的通知书石沉大海。“难道通知书凭证会长上翅膀自己飞走不成?”在场的人都非常纳闷,“凭证究竟哪里去了?”
“三个老师都说看见了,内师大也正式录取了,可通知书究竟哪去了?校长教导主任都说没看见,邮局也查不出来。究竟是谁在杨晓俊的本科通知书上做了手脚?”杨晓俊一家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在杨晓俊的工作问题上,又一个沉重的现实摆在了杨晓俊和她的家庭面前。
达旗一中是达旗最好的中学,一中校长看了杨晓俊的作品后答应要将她留在一中任教,可关于人事关系方面,达旗教育局以杨晓俊是专科毕业为由,认为不符合有关规定。杨晓俊在家乡当一名普通的美术老师的愿望也破灭了。
近半年的奔波努力,一次次的打击,一次次地查找无果,年仅21岁的农家女杨晓俊在灰心失望之后含泪绝望地离开父母,外出打工。临行时,她带走了全部作品、相片和专业书籍。她哭着跟父母说:“我再也不想回到这个伤心的地方。”
杨晓俊姐弟4人,上面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前几年为了给姐姐看病,家里花了不少钱。这几年为了供她上学,家里又欠下一屁股外债。现在晓俊的弟弟体育特招考上达旗十中正读高一,晓俊的妹妹也上初三,学习都非常刻苦。杨晓俊的父母把农村的土地和房屋转让给别人,今年搬到达旗城郊以开四轮车装卸沙石挣钱糊口,生活异常艰难。可倔强的父亲决定为了给女儿讨一个公道,他就是卖血,少活十年,也要把这件事弄得水落石出,为女儿讨一个说法。
【记者调查】
12月2日,记者来到了鄂尔多斯市达旗,走进了城郊杨柳村杨晓俊父母临时租住的家中。十几平方米的南房,一个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家除了炕上的被褥和纸箱中的衣物,家里没有电视,没有电话。一张小方桌就是晓俊弟弟学习的地方和全家人吃饭的餐桌。晓俊的母亲在附近一家私人毛厂当临时工,一天10多小时的工作只有300元左右的微薄收入。晓俊的父亲开着四轮车站“桥头”,50多岁的他装卸完一车沙石累得汗流浃背,出虚汗,一到冬季工地停工,他就没有了活儿,没有了收入。说起二女儿杨晓俊,老俩口泪流满面,“晓俊高考完瘦得皮包骨,到东北上学体检体重还不够标准。这件事后孩子又瘦得剩下一把骨头。这次走了以后,不知在外怎么生活,走时拿的钱不多,到现在我们也不知道她干什么。我们再苦再累,就想把孩子培养出来,如果晓俊上了内师大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事。如果可能我们还是希望晓俊能重新上学,学她心爱的专业。”
七中校方没收到杨晓俊内师大录取通知书
记者来到杨晓俊高中就读的达旗七中,未进校门,教学楼主楼顶部“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七中校长郝宽和教导主任邬树清肯定地回答:“学校根本就没有收到杨晓俊内师大本科录取通知书。学生娃娃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这也是我们学校的荣誉,要是收到就决不会弄丢的。”教导主任邬树清说,“我和杨晓俊的父亲认识,杨晓俊的东北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是我打电话给捎话来取的。”
班主任老师:没看见,没证据
据杨晓俊父母讲,当时一再肯定地告诉杨晓俊确实看见内师大录取通知书的班主任王老师现已调到了达旗一中任教。在达一中,记者找到了,王老师只说了两句话“我没看见,也没证据。”
美术老师、音乐老师:好像记得有这事
时隔半年,杨晓俊的美术老师王世荣和音乐老师陈志说,好像看见了杨晓俊的内师大本科通知书,当时学校多次联系杨晓俊也没联系上。当时是10月份的时候,杨晓俊是内师大国艺二线补招的。杨晓俊没能上内师大挺遗憾。
内师大:正式录取了,通知书已寄出去了
记者从内蒙古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中心和招生办公室了解,杨晓俊的确是内师大国艺补招的学生,新生录取名单上也有她的名字。招生办已经给达旗七中发出了录取通知书。但该生没来报名,不知是怎么回事。
【记者手记】
十年寒窗苦读,农家女好不容易如愿考上心爱的学校,可由于人为的因素,杨晓俊的大学本科学业被耽误了。这究竟是谁的过错?如今远在东北的杨晓俊是否还在期待从头再来?她受伤的心灵何时能得以慰藉?现在杨晓俊的家人已正式委托律师,希望法律能给他们讨一个说法,也为普天之下的农家子弟纯净考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