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队在本届悉尼奥运会上表现杰出,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好成绩,近日来美日澳等国的主流媒体纷纷向中国代表团和中国记者提出采访要求。他们的提出的问题主要是中国在这次奥运会上为何能一举惊人,是否出乎中国代表团的意料之外,成功的秘诀何在。
中国代表团新闻发言人何慧娴女士回答说,其实奥运第一天对中国不说并不顺利,并未开门见喜,预计中应该拿的奖牌一块也未拿到。这一现实让我们头脑变得更加清醒,使我们认识到,从大赛伊始,以前有多少冠军全不作数,没人因你曾荣赝冠军,而将金牌留给你。一切都要从零开始,都要重新站在起跑线上重争高低。要摆正自已的位置,立足于拼,要放下过去的荣誉包袱,努力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运动员比赛失利后,我们要他们放下思想负担,但并不是让他们放松努力,而是要求他们不屈不挠,竭尽全力博击下去,力争做好每一个动作。
何慧娴强调说,但中国运动员之所以取得如引好的成绩,归根结底还是运动员自已刻苦训练的成果,但同时更是心理素质稳定的表现。运动员们的技术水平平时已经练就,关健是他们的临场发挥如何,也就是说运动员在赛场上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素质的较量。谁心理素质稳定,现场发挥正常,谁就有更多的机会胜出。
何慧娴特别赞扬了中国运动员永不放弃的追求精神,她说,不论是落后多少,只要还有一丝机会,就永不言放弃。以熊倪为例,他开始比分一直落后,仅排在第四名,但他并不沮丧,而是十分执着地跳好每一个动作,直到最后那精彩的一跳,他才以0。3分之差夺取了桂冠。孔令辉也是同样。
一位日本朝日新闻的记者问如何解释柔道的异军突起?对中国代表团来说那是否有些意外?何慧娴女士说,并不很感意外。我们的柔道运动员获胜后,首先是对陪练的男运动员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参赛的女柔道运动员只有几个,但陪练的男运动员却很多。他们随叫随到,每人每天都要被女运动员摔倒上百十次之多,但他们从无怨言。所以柔道取得这样的成绩既不意外,也不偶然。
外国记者还问,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体育商业化趋势是否对中国体育的发展有所影响。何慧娴说是的。经济发展了,体育的发展就有了相应的经济基础,对体育的支持也会更加有力,比如除国家拨款有所增加外,企业的赞助增多了。这样,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工资和待遇和奖励就都较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不少人打消了出国的念头,运动员队伍趋于稳定,甚至外国人也愿意前来中国来当教练和运动员。
商来化是否会使那些不那么受大众关注的体育项目的资金减少呢?答:并非如此。广受欢迎的体育项目社会赞助多了以后,国家的总的拨款并没减少,可以通过对拨款的调节,更多地支持社会赞助较少的体育项目。可以说,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兴趣来关注体育运动的发展。可以说,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现在都对体育事业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