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铁路公路各不相让 运输业上演“三国大战”
2000年12月13日 北京青年报   时间:2000年12月13日 浏览数: 打印

  本报记者高杉报道 2001年春运从1月9日开始至2月17日结束延续40天。预测全国旅客运量将达到16.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7%。这对于交通运输部门来说,既是巨大的商机,也存在激烈的竞争。民航、铁路和公路运输是竞争的三大主角。

  民航:班次增加20%

  记者在经营国内航线最多的航空公司——南航了解到:今年春运期间,南航计划增加航班2640多班,比平时的平均每天330班增加了20%。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和上海航空公司于12月1日起实行常旅客合作计划,国航或上航的常旅客会员利用自己在一家公司的里程积分即可自由兑换另一家公司的奖励免票。

  铁路:盯住老人旅游市场

  根据预测,2000年至2001年度春运铁路旅客发送量将达1.34亿人次,今年春运,铁路将盯紧老人旅游市场。本月,京铁国旅已提早开出4趟旅游专列,主要面向老年人。他们专门投资,将客车车厢改造为硬卧包厢的形式,比硬卧舒适,又比软卧便宜,老人们每人花上2000元左右,就可奔云南、玩海南。

  公路:年底要冲刺

  年底是北方的旅游淡季,这一点恐怕旅游车的司机感觉最明显。但公交巴士股份有限公司的400辆车却基本闲不住。公司把60部旅游车投入到运营线路,既缓解运营压力,又提高出车率,增加运营收入。该公司要求车辆按时进站,在车站待发的车辆也必须开暖风和闭路电视,方便乘客、留住乘客。虽然公司已于上月底提前完成公司下达的上缴1330万元利润的指标,但还是想在岁末再冲刺一下,给2000年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记者在市交通局省际客运管理处了解到:目前经营长途客运业务的企业和个体户本市共有200余户,其中长途客运企业41家,外省市的还有1000余户,共有800多条长途客运线路。随着外资的介入及外省市客运集团的组建,北京的长途客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