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背后的交易
《人民日报》 (2000年09月19日第四版)   时间:2000年9月19日 浏览数: 打印

  一封医药代表的来信,一位见习医生的述说,一个疑窦丛生的患者的质问,把医院处方中的黑色交易的内幕,摆在了记者面前。

  见习医生的自述:诱惑面前我能顶得住么?

  见习医生刘某(男,24岁,石家庄某医院):我在医科大学学习了5年,去年满怀对“白衣天使”的美好憧憬,分配到石家庄一家医院当见习医生。那天,我去科室取东西,见一个医药代表正向医生说提成的情况:我已经去药房查过了,上个月某药你开了某某支,这是给你的提成。那医生说:“我开的支数比你说的可多不少呢。”并伸手接过鼓鼓的信封。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人们常议论的所谓“开药提成”。

  见我吃惊的样子,一位常以兄长自居的医生给我“上了一课”:其实,这提成不止一层。医药代表向厂家拿药后自己先提成,到医院,药房进药就可能有提成。可有时药房也没进药权,各科室主任同意用你的药才能进,科室主任又要提一层。最后才轮到开处方的医生。医药代表定期到药房查药品用量,据此给医生回扣,一般都在药品进价的10%到20%之间。

  我再次震惊了。见习期结束,我就可能有处方权了,不知道我能否顶得住这样的诱惑?

  医药代表的剖白:3元钱的药是怎样涨到6倍的?

  医药代表王某(男,25岁,东北某药厂驻河北代理处):我主要推销双黄连口服液,主治感冒、发烧。每盒药的成本价只有3元钱,到病人手里就涨到18元了。15元的利润有许多人分割,医生就是一个环节。比如按我们代理处的规定,每个医生开一盒这种口服液,给1.5元。我亲眼见过一个医生,给一个患肝炎的农民开了4盒这种药,花去农民70多元钱。每月仅口服液一项我就给这个医生800多元回扣,而每个月经我手给医生的回扣就有3000多元。在我们代理处里,像我这样的医药代表有7个,每月给医生的回扣共2万多元,一年达30万元。这些可都是黑心钱呵。

  患者的质问:为何强迫购买推荐的药?

  石家庄患者苏女士:我到一家省级医院做产后体检,一位女医生告诉我有炎症,需要清洗。我家里有洗液,不想再开了。但女医生强调:其他牌子的洗液对你的炎症都不管用,只有我给你开的药才对症。见我在犹豫,女医生走出诊室,将病历本和处方递给我丈夫,催促去划价取药。为防止我半路开溜,女医生把我的围产保健本扣在了自己的办公桌上,告诉只有买了洗液才能取回保健本。就在我等待丈夫的间隙,我看见她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小本,在一串数字后写了“洗液两瓶”的字样。我不解,医生为何强迫患者购买她推荐的药?

  记者的呼吁:加快医药分离的改革步伐!

  这些个案显然不是医药腐败的全部,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日前,河北省纠风办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做出决定,对医药代表进行专项治理。河北省纪检部门也对开药提成的医生展开调查。此地的新闻媒体则就“白衣掩盖的腐败”问题开展了舆论谴责。但这种临时性的“外敷药”究竟能有多大“药力”?

  笔者综合各方建议认为,关键还要靠根治———实行医药分离的内部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