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 昨(7)日下午4时过,正在收小平菇的周继康接到川航货运处电话,对方是问今天会有多少件货到广州,需预留多少舱位的,从2000年11月1日起,每天如此。一年多时间以来,周继康与航空公司已经达成默契。周继康把这叫做“包机”卖小菜,言语间满是自豪。
初入市场大获成功
自1983年以来,周继康带领当地村民开始种食用菌,几年下来,村民们不仅富了,通济镇也成了全国闻名的食用菌基地。
2000年5月15日周继康与广州一食品公司签订供货协议,对方以每斤1.7元的价格收购。一年下来,种植户们个个赚得笑开了脸。
大胆包机自闯南方
就在种植户们大获成功之时,合约双方却为续约价格产生较大分歧,大成公司拼命降价,双方协商五六次,均难达成一致。周继康与种植户商量后,决定独自南下闯市场,并把广州作为市场主攻点。
于是6个彭州农民开始合伙进军广州市场。小平菇的保鲜时间只有48小时,要在广州卖成都的小平菇,惟一途径只有通过空运。经过努力,2000年11月1日,彭州农民自己经营自己生产的第一批货登上四川航空公司直飞广州的飞机,开始了“包机”闯市场的历程,而这一开始就再未停止。
周继康说,在广州市场,小平菇的价虽随行就行,最高可达6元多1斤,最低也有2元多。空运虽然使小平菇成本增加了1倍,但成都通济小平菇已在广州、在全国站稳了脚。
包机卖菜猛赚一笔
周继康向记者透露,在去年,通济镇仅小平菇产值便达900多万,规模扩大后,达2000万应该不成问题。参与者家家都在赚钱。
最多的时候,通济镇每天有200余件小平菇运抵广州,就是现在淡季,每天也有80多件小平菇“专机”到广州。
昨日下午4时,周继康开着新接的货车开始一天的工作,种植户把采摘好的小平菇分成5斤一袋,并用2层塑料袋密封,然后将一袋袋小平菇装进果蔬保鲜箱,送上汽车。凌晨1时,货车载着保鲜箱到双流机场,凌晨4时,小平菇将搭上“专机”。“明天中午,广州市民便可吃上通济小平菇了”,周继康满是自豪地说。“今年,我们准备扩大规模,广州已不是主要目标,我们要赚外汇,日本、美国将是今年主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