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推进招生及培养模式改革
2003年5月30日    时间:2003年5月30日 浏览数: 打印

  采访对象:中国政法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张奇

  记者:王瑜琨

  记者:请问今年中国政法大学招生录取工作有哪些新变化和新特点?

  张奇:今年我校招生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从2003年起,学校将对新录取的学生全面推行培养模式改革,实行单专业、双专业和双学位三种培养模式。

  其中单专业培养模式,即目前的基准培养模式,学制为4年。学生入学后,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生可以在3-6年内完成学业。

  双专业培养模式学制原则上为5年,学生在完成入学专业全部学分的2/3以后,可以同时选修第二专业(和入学专业应属于同一学科门类)课程,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完成两个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毕业时可以获得两个专业的毕业证书。目前实行双专业培养模式的有法学、侦查学、政治学、社会学、国际政治5个专业。

  双学位培养模式学制原则上也为5年。学生在完成入学专业全部学分的2/3以后,可以同时选修第二专业(和入学专业应不属于同一学科门类)的课程。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如果完成两个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毕业时可以获得两个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目前我校各招生专业的学生均可选择双学位培养模式。

  2.我校是教育部批准的7所可以自主设置本科招生专业的院校之一。2003年,我校运用这一自主权,增设了国际商务和汉语言文学两个专业。

  3.今年作为教育部批准的22所试点院校之一,我校将首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自主选拔录取60名有突出表现或突出特长的学生。

  记者:贵校在今年的自主选拔录取中最青睐有哪些特长的学生,这项工作目前进展如何?

  张奇:今年我们自主选拔录取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类考生中:政治思想方面有突出表现;某一学科成绩特别突出,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具有文艺特长或体育特长。

  目前这项工作进展顺利,面试已于4月19至20日举行。109名学生参加考核,其中文艺特长生28人,体育特长生29人,政治思想表现突出及单科优秀考生52人。按照考生类别,学校分别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了测试。经学校招生委员会研究,决定77名考生作为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自主选拔录取入围考生,并予以公示。入围考生需参加高考,第一志愿报考我校,高考成绩达到当地重点院校录取分数线的,我校将单独投放招生计划录取。

  记者:在录取中,贵校是否接收高分二志愿考生?

  张奇:我校在全国各地的第一志愿生源一向都很充足。但是,为保护高分考生的利益,我们对非第一志愿高分考生也会适当考虑。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充足的情况下,非第一志愿考生分数高出我校在当地录取线50分以上,可以被录取,但录取比例不超过我校在当地招生计划的5%。

  记者:今年新的体检指导意见颁布后,中国政法大学各专业对考生身体状况有无特殊的补充要求?

  张奇:我校在今年的录取工作中,将按照教育部和卫生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但需要提醒的是,对“侦查学”专业,学校将按照教育部发布的6所政法院校提前录取专业的招生办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