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顿的教育改革计划要将美国学校引向何处?
2000年05月06日   时间:2000年5月6日 浏览数: 打印

  传统上,美国公立学校行政管理形式一直是地方分权制。近年来美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法案,旨在加强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控制。4月12日,美国一评论家对克林顿雄心勃勃的教育改革计划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本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在教育行政管理权方面的冲突。

  美国国会要立法来将每一个地方学区纳入联邦的权利之中,结束州和地方对美国公立学校的控制。克林顿总统夫妇牢记里根总统的名言:“不能够控制人民就不能够控制经济”,于是就通过控制美国学生的方法来控制美国经济。

  计划开始于1994年的两项法律《2000年教育目标法》和《学校到工作法》。以及1998年颁布的《劳动力投资法》在相同方向上更进一步。现在,克林顿夫妇打算通过《初等和中等教育法》(ESEA),H.R.2/S.2,来完成公立学校的国家化。

  这项教育议案是第八个五年计划中的一部分,通过向那些贫困学生集中的学校提供“补偿教育”经费来提高学术成就水平。它比克林顿夫妇1994年的医疗改革计划更为雄心勃勃、更全面。

  有人指出,ESEA已经花了1160多亿美元。根据1997年结束的耗资290万美元的纵向调查,ESEA未能达到目标。

  由于不能够证明年耗资100亿美元的ESEA可以提高贫困学生学术成就,克林顿夫妇就出台了这项“隐形”立法,设定了与以往不同的目标。ESEA号称要实行“更高标准的教育”,要求50 个州都同意实施一项“一把尺子量所有人”的计划。

  到底怎么回事呢?该提案呼吁要实行“全部儿童统一的全国最低能力水平”。这恰好就是灾难性的“基于结果的教育”计划的代名词。

  “基于结果的教育”(也称“基于成绩的教育”)的的方法是实行“标准水平考试”,考察学生是否达到了要求的最低水平,而不是以往竞争性的考试模式(如SAT和GRE等),后者考察的是不同学生之间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ESEA的目的就是要把学校牢固地束缚于最低成就标准,而非放手让学校追求更高的教学水平和更多的可能性。大家耳熟能详的“所有儿童都能受教育”的实际含义是,所有儿童都只能接受低水平的教学。

  那么,“最低能力水平”是什么意思呢?

  

  “最低能力水平”并不受家长和纳税人的欢迎,所以法案充满了劝诱式的用语。“标准”的意思是最低水平,“负责”是向美国教育部和劳工部负责,“统一课程”是在学校教育中加入职业培训的内容,“地方管理”则意味着仅仅管理非学术性的职业教育体系,而非管理教学标准、教学内容或者考试。

  《初等和中等教育法》(ESEA)不仅把“基于结果的教育”和标准水平考试强加于全国的每一个地方学区,它还顽固地要求实施全国统一课程、全国统一测试和全国统一教师资格认证,而这些早在1994年《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就有所体现。ESEA还继续实施1994年《学校到工作法》所要求的激进变革,即要求学校放弃面向知识的教育体系,转而实施由地方就业当局规定的职业培训。

  从“学校到工作”正是克林顿所向往的经济管理方法。学生将分门别类地从事地方官僚认为对本地经济最有益处的工作,而不是学生自己选择的职业。

  但国会说:“《2000年教育目标法》和《学校到工作法》已经日落西山了!”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这些法律确实将要失效了,但50个州均已接受了它们,而且ESEA还要求各州实行“挑战性的教学内容标准和挑战性的学生成绩标准……”。这正是要求继续实行《2000年教育目标法》和《学校到工作法》的官场用语。

  因为国会被ESEA法案模棱两可的措辞所迷惑,ESEA在立法程序上已经走得很远了,直到最近国会才明白《2000年教育目标法》和《学校到工作法》摇身一变成了ESEA。如果ESEA不加修订得到通过,每个公立学区都将被迫执行这两个法律要求的革命性重组。

  ESEA不是一项独立的法案,它要与其它联邦、州和地方的各种计划同时实施,以按照《劳动力投资法》的规定,将课程设置、毕业要求和公立基金合并为各州申请、联邦审批的“单一计划”。在“改革”的幌子下,所有传统的公立学校课程、测试和教学方法都将被一套模仿欧洲的、实践证明是失败的职业培训体系所替代。

  ESEA的最终目的是在公立学校中建立联邦职业培训体系,这就实现了克林顿夫妇的梦想。他们的计划是让美国学校脱离自由企业、自由成就精神,让人们失去选择自己未来职业的自由,而ESEA将是这一计划的顶点。

  (www.scpe.net)